紅外探測器芯片是紅外探測系統(tǒng)的核心,也曾是我國遭受“卡脖子”的核心元器件。湖北武漢的一家企業(yè)讓紅外探測器芯片從受制于人到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化,僅在2022年就交付出了超過百萬片的紅外芯片,這背后是八年磨一劍,近20億元的真金白銀。中國之聲特別策劃《隱形冠軍》今天來到中國光谷,帶你感受躍動在千行百業(yè)的中國“紅外芯”。
見所未見!光的模樣,我知道!
湖北武漢,盛夏的暑氣蒸騰在大地之上,走進高德紅外終端生產線,卻像走入另一個世界。在面積4500平方米的潔凈車間里,溫度常年保持在22攝氏度,明亮的生產線上,全身穿著靜電服的工作人員伏案埋首,認真地調試著手中的紅外熱成像設備。高德紅外智感科技生產供應鏈總監(jiān)呂道興告訴記者,每位走進生產車間的訪客,都需要穿戴全套的靜電服。
呂道興:我們現在穿的這個是靜電服,上線的時候,要帶這個靜電手環(huán),腕帶會跟我們的整個靜電接地,會連接,確保每一位員工他生產作業(yè)的時候,他所有的靜電是可以及時釋放掉。保證我們的產品,不受靜電的這種損傷。
常年22攝氏度的車間長這樣
生產車間仿佛一間大型的實驗室,生產線上的產品也同樣科技感滿滿。透過生產線的測試屏幕,眼前熟悉的一切展現出另一番面貌,肉眼見到的圖像轉化為不同溫度的色塊,跳動在屏幕之上。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的是銷往海外市場的觀瞄型熱成像夜視儀,大小類似單筒望遠鏡的成像儀,能夠幫助戶外徒步探險者在惡劣天氣探清情況。呂道興說,這樣的運用場景只是紅外熱成像技術“見所未見”的其中一種。
呂道興:任何物體,只要它在高于零下273度,這個絕對零度的情況下,它都會有能量輻射的,比如說我看咱們這位員工,耳廓為什么這里是黑黑的,然后臉又是高亮色,就是它散發(fā)出來的能量溫度是不一樣的。探測器就可以捕捉到它的能量,然后通過我們的光電信號來進行數據轉換,包括我們自己的成像算法,最終以這種成像的形式來展現給人的眼睛,所以我們紅外就是“見所未見”。
紅外熱成像黃鶴樓,你見過嗎?
除了夜視儀,車間內的不同生產線上還在生產著高端測溫、車載紅外模組等不同的產品,被廣泛應用到工業(yè)測溫、消防救援、智能駕駛等眾多領域,在民用熱成像市場的占有率居中國第一、全球第二。由于紅外熱成像的產品品類豐富但單品量小,這里的生產線采取批量化與柔性化生產相結合的方式,每年能夠穩(wěn)定產出150萬臺各類紅外產品,銷往全世界70多個國家。呂道興說,放在依賴進口芯片的十年前,這樣的數字仿佛天方夜譚。
呂道興:在我們建立自己的完整的生產鏈之前的話,我們都是要跟國外去買的這個進口的芯片,可能他會賣,也可能他不賣,你花了錢也買不到好的,原來的價格會非常高。
十米展柜八年征程!中國紅外“芯”這樣鑄就
紅外芯片對于紅外熱成像系統(tǒng)而言,是名副其實的“心臟”,它的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紅外熱成像系統(tǒng)的靈敏度,也正因如此,發(fā)達國家長期對紅外芯片實行嚴格的出口審批制度。2008年,權衡再三,高德紅外決定走上自主研發(fā)之路。
十米展柜,八年征程!走進紅外產品的公司展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排排紅外芯片,短短不到十米的展柜,簡要地展示了紅外芯片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工序步驟,一眼就能望到頭,但卻濃縮了企業(yè)自主創(chuàng)新的艱苦征程。對參與了紅外芯片國產化歷程的高德紅外智感科技產品總監(jiān)張騰來說,這條路就像陪伴自己的孩子度過了十年寒窗苦讀。
張騰:我們產品從零到一,特別像養(yǎng)孩子,不管別人怎么去想,我們要相信自己的這個孩子。
高德紅外探測器紅外芯片研制